FOSDEM 2024 開源社群探險:技術、社群、文化
第一次申請 OCF 開放文化基金會的國際獎助會議計畫,獲選獎助金去比利時看看歐洲最大的開放原始碼研討會 FOSDEM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ers’ European Meeting)。 ...
第一次申請 OCF 開放文化基金會的國際獎助會議計畫,獲選獎助金去比利時看看歐洲最大的開放原始碼研討會 FOSDEM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ers’ European Meeting)。 ...
不同工作性質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模式。 ...
你也想在你的 Hugo 部落格裡嵌入其他網站的畫面,但因為 Hugo 不支援 iframe 功能而放棄嗎?這篇教學會一步一步教你在 Hugo 裡新增自訂的簡短原始碼。如果你也相同的需求,照著這篇教學就能解決了。 ...
tl;dr: 學權部近期關心學生住宿議題,製作調查表單邀請大家填寫。表單發布後的兩個小時內,宿委會即發布一篇針對學生會表單一貼文進行聲明。這將會是鬼故事系列的起頭,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
tl;dr: 我覺得行事曆很好用,之所以稱作行事曆,就是因為照表行事。安排行事曆讓我能專注在當下的時間段,事先安排好「睡覺」的時間,在接近睡覺時間時能準備收拾去睡覺。 ...
tl;dr: 這一篇文章將分享在 SITCON 2022 學生計算機年會對動態攝影新挑戰的嘗試。 ...
「東華,我遇見 ⋯⋯」是我在東華大一下中文與涵養課程中的作業,以一本書 、人、 事,甚至一堂課為題,紀錄在東華上學期所經歷的所見所聞。 除了抒發回顧之情,期待也能透過分享幫助未來學子了解對此地生活的想像。 ...
剛剛,我們家副會長轉傳了下一屆美宣的詢問給我:「限動上手捧燈泡的圖檔是否還在?我們覺得這個設計還不錯,感覺可以沿用,但我們想要改個色彩。」 手捧著燈泡的圖 我從擔任起學生會的幹部後,一向注重檔案管理術的我,不加思索地在雲端上將一次次活動、事件、類型的資料分門別類用資料夾包著,未來在找檔案時似乎也較好檢索。在收到這樣子的要求時,檔案分類引以為傲的我偷偷笑了起來,只不過當一個一個資料夾翻過後,我似乎才發現當初這張圖只是我隨手做得而已,「手捧燈泡的圖」也只是我從素材網站上拿了張看得順眼的圖來用罷了。 手捧燈泡的圖比比皆是 不過在穿梭於眾多資料夾間,才慢慢意識到被我搬到封存區,名為「#SMSU10th」的資料夾,竟不知不覺中紀錄了就職這一年來的一次次活動。勤奮紀錄的我,這些在雲端上所站的空間也渾然漸增,一年稍縱即逝。 雲端空間在哭哭。 其實不得不說,在剛剛藉由找素材的機會也翻過了其他的資料夾,當時上幹時的紀錄片段、嘗試處理學權卻導致跟學校硬碰硬的文件與紀錄、一次次的活動企劃書與照片、帶著學生會頭銜參與外部研討會的發想……在現在看來,也不得感嘆如果沒有當時勤奮的「紀錄」,至今我對這個熱血的我還能有多少印象呢? 雲端資料夾 無頭蒼蠅帶我亂飛。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即是「學權」。學權其實可大可小,在剛剛 review 資料索引後,才驚覺學生會在我們學校雖然小小的沒什麼用,乍看下似乎只有辦活動的料,但在這學權的敏感領域下卻又能因為抱持不同意見而影響群眾(行政、老師、同學、學生會的夥伴),幸運一點甚至還能戳爆學校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不單是敝校,其他學校的學生會也曾因學校不採納訴求下發動靜坐所造成的盛大場面(?)。看似平常都要聽學校指示的學生會,在認真起來也是很有威力的RRRRR! ...
段考結束後,大家總要面臨段考成績的折磨(嗚嗚嗚),我們班總是會在段考完就瘋狂跟老師要成績,但只有貼進群組,沒有人統整、規劃這些成績,成績可能還真的只是那一次段考,沒有太大作用吧。 因此我們班有了線上成績表(每次段考進化中),會不定期推出各種分析功能,最近想挑戰更刺激的:「在 A裝置 key 入成績時,投影在黑板上的 B裝置 呈現著成績試算表並即時更新某科的排名」,讓大家考完試也無法逃出成績的魔掌。 只要執行寫好的巨集,我們在輸入成績時就能達到「即時排名成績的效果了」 我覺得滿好解決的,我們的成績表使用 Google Sheets 建置,所以巨集主要 Base on Javascript。 先大概講解一下實作的流程,需要大概掌握「巨集」、「Javascript 迴圈」這兩個概念。 巨集 會計類可能會比較容易用到(?)在 Excel 常常會需要自動化跑一些步驟,而巨集專門幫人類省去這些重複性動作,只需要先指定好巨集該做哪些事情,只要一鍵點下去就會自動做好這些以前需要手動做的事了。 而巨集通常可以執行先前錄製片段(錄製步驟,例如我在A3換成紅色,再將B6刪除),也可以在錄製完步驟後編輯程式碼(例如我加上迴圈功能,或讓巨集執行完後跳出提示訊息提醒自己)。 迴圈 Base on Javascript 因為巨集只會執行一次,但我們要的是「持續即時更新」,因此我們需要讓巨集啟動後,不斷重複執行。而 Google Sheets 的程式碼仰賴 Google Script 平台編譯執行,基於 Google Script 主要以執行 Javascript語言 為主,因此我們會需要認識 Javascript 的這幾個函數: function(巨集) variables(變數,用於計次) for(loop迴圈) 開始囉 好的,大概掌握素材後,我們這次的主題為「即時更新排名」(白話:重複設定篩選儲存列 Z to A,也就是數字最大排到最小)。前面有提到「巨集」幫我們節省掉原本我們要重複執行的步驟,也認識了一下 Javascript 程式語法,那麼我們今天的行程大概是「錄製排序成績的巨集」->「設定休息緩衝時間,避免持續無間斷瘋狂執行(選用)」->「測試完成」。 準備一份班級成績單 就來到我們的試算表啦~首先,我們需要一個已經設定好篩選範圍的班級成績單(Google Sheets 的喔,不是 Excel),裡面可以先填好一些成績,這裡以「生物」欄示範。 先用 Google Sheets 製作一個簡易的成績單。 錄製排序成績的巨集 接著依序點選上方選單的「工具」->「巨集」->「錄製巨集」,即可開始錄製接下來的操作步驟。 ...
是的,我放棄 WordPress 了,陪伴我的那 8 年歲月暫時告一段落。 還記得在我國小時,因為無名小站的收攤,造成數多個部落格流離失所。當時的 WordPress 相較下還沒有現在(版本 5.7)花俏,當時的後台還只是單純的發文、頁面、佈景、外掛,其實和現在的後台架構也差不多,差在社群支援量又更大了。 我所經歷的 WordPress 我對於 WordPress 的印象一直都很複雜。起初是使用 WordPress 架設,但發現很容易因為「外掛(Plugins)、主題(Themes)」等置換與設定,造成資料庫肥大,維護很難維護。而且版面感覺很壯碩,大雜燴的感覺,但我不喜歡這麼多東西,很有壓力。 部落格工具、內容發佈平台及 CMS - WordPress.org Taiwan 正體中文 我用 WordPress 架起來的第一個部落格,基於前述的資料庫肥大,我第一個部落格的資料庫就這麼損毀了(各種不同的設定覆蓋在內)。加上當時是「免費主機、空間」還算盛行的時代,但經常一家接著一家跑,每天都在換主機、網域的感覺,當時還真的是「體驗」WrodPress 啊! 喔對了,我一直都是使用 WordPress.org,而非免費託管的 WordPress.com。我對 WordPress 的印象,只要有任何一丁點操作,都會直接影響到資料庫的規律。怎麼說咧,例如主題,每個主題都會有自己的編排,但如果一直換主題(第一個部落格),就會讓資料表除了一直產生新的資料列,還會跟之前沒被刪除的設定起衝突,如此一來除了會讓資料運算變慢,未來設定上起衝突的機率會更大。 你可能會問我,用「整理資料庫」的外掛(WordPress 對擴充功能的稱呼)去整理就好了啊!「0,無法」**。**救回來算幸運,救不回來叫正常。我的經驗,用的外掛後,資料表不但沒有回歸正常,問題卻更加棘手了😂。撇除資料庫整理好了,舉「重新產生圖片縮圖」為例好了。先給大家科普一下,WordPress 在圖片上傳後,會按照原先設定、主題設定等,產生一連串的壓縮、剪裁,也就是說一張 4032x3024 的圖像透過媒體庫上傳到 WordPress,接著可能會被裁剪成 2000x1200、 1024x768 、 768x576 、 300x225 、 150x150 、 100x100 等尺寸,雖然單方面來講能夠省下瀏覽流量、提升使用者載入網頁的時間,卻無形佔用了主機額外的空間,可能會被裁成。 ...